今日(12月17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届天宫杯研讨生立异试验比赛开幕,招引了11个学院73支部队参赛,项目包括航空航天、机械加工、资料化工、人工智能等多个范畴,汇集了南航研讨生最新的科技立异效果。
参赛团队既有着眼职业开展打破卡脖子技能的,也有将科技效果应用于医疗、养老民生的。勘探器着陆附着技能是小天体勘探使命的关键技能,关系到使命胜败。航天学院团队以2024到2025年国家小天体勘探使命需求为牵引,对小天体勘探器的锚固技能进行计划研讨。他们以甲由腿部的倒刺进行形状仿生规划,规划了一种完成小天体勘探可重复附着的刺抓锚固设备,使勘探器可安稳附着于小天体外表。
“国际上运用的小天体勘探技能多为一触即走形式,便是打一个高速弹,弹向小天体外表,溅起必定的石块进行样品的采回,可是只能带回少数的样品。”团队成员、南航航天学院研三学生张胜介绍,他们的计划能够经过长时间附着小天体外表,让勘探器进行更深化钻取,带回更多样品,一起对勘探方法的深化研讨。
航空工业中,飞机外表金属和机舱等狭隘空间需求人工手持东西和工件进行安装、焊接、转移等作业,长时间重复性负重作业会形成肌肉骨骼体系损害,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这款助力外骨骼机器人,可大大减轻工人的作业负荷。
“工人作业的电钻比较重,人就像一向举着哑铃在作业,而咱们这款外骨骼,作业时将外骨骼锁死给人支撑力,减轻人遭到的冲击,人就像举着一个十分轻的矿泉水瓶在作业,能够进步钻孔精度。”团队成员、机电学院研二学生赖纪超说。
这台力触觉遥操作机械手针对新冠疫情下长途医疗和家政护理等方面才能的空缺,可完成长途感知。
“机械手能够仿照咱们的人手进行远端的移动、接触、抓取的操作,机械手的手套上传感器能取得被接触患者的皮肤信息,比方粗糙程度或许是否有病变等,医师能长途进行愈加准确的医疗确诊。”团队成员、自动化学院研二学生许华方说。
“这次杰出了穿插范畴的交融培育,比方机械和电子,航空航天和人工智能等等之间的穿插协作,杰出穿插人才的培育。” 南航研讨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正扬表明。
电 话:0351-3134418
手 机:邵经理 13603557792
邮 箱:sxgcjx@sxcig.com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恒山路51号